分享好友 技术首页 技术分类 切换频道

机械设备通用部分安装质量标准

2020-06-05 15:57215421

一、垫铁

     (1) 垫铁的材料必须符合要求,严禁有裂缝。

     (2) 斜垫铁和平垫铁规格,应符合附表1-1要求。

附表1-1斜垫铁、平垫铁规格表

类别

斜垫铁(附图1-1)

平垫铁(附图1-2)

代号

/

 

 

斜度

材料

代号

/

 

材料

粗糙度

斜1

110

50

3

1:15

 

平1

100

60

 

12,5

斜2

140

65

4

1:15

普通碳

平2

130

75

铸铁或普通

12,5

斜3

160

80

4

1:25

素钢

平3

150

90

碳素钢

6,3

斜4

:>190

90

5

1:25

 

平4

>180

100

 

6,3

QQ截图20200605155752

注:①平垫铁厚度h可按需要和材料情况决定,但铸铁平垫铁的厚度最小为20mm,普通碳素钢平垫铁的厚度最 小为10mm;

斜垫铁应与同号平垫铁配合使用,即"斜1〃配"平1” "斜2〃配"平2”依此类推。

(3) 垫铁组的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 除机座下有指定的垫铁位置外,轴承下及基础螺栓两侧应设置垫铁,如条件限制 可在同一侧设置;

② 垫铁组在能放稳和不影响灌浆的情况下,宜靠近基础螺栓;

③ 相邻两垫铁组的距离宜为500 ~ 1000mm。

(4) 每一组垫铁宜减少垫铁的块数,一般不超过三层(斜垫铁成对使用视为一层),并 应将垫铁相互焊牢,但铸铁垫铁可不焊。

(5,设备找平后,垫铁应露出设备底座底面边缘,平垫铁应露出10 ~ 30mm,斜垫铁应 露出 10 ~ 50mm。

(6)工程隐蔽前,垫铁必须垫稳、垫实,可用0.2k,手锤检查,以敲击无松动为合格。

二、 螺栓连接

(1)螺栓拧紧后,应露出2 ~ 4个螺距。

(2)基础螺栓的螺母与垫圈间和垫圈与设备间的接触均应良好。

(3)安设基础螺栓应垂直,不应碰孔底和孔壁。

(4)基础螺栓上的油脂和污垢应清除干净,但螺纹部分应涂油脂。

(5)拧紧基础螺栓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规定强度的75%以后进行。

(6)螺栓的型号、规格、数量以及防松装置,必须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7)连接螺栓装配时,螺栓、螺母与连接件的接触应紧密,可用手锤轻击或用塞尺检查。

(8)不锈钢螺栓连接的螺纹部分,应加涂润滑剂。

(9)高强度螺栓的型号、规格和技术条件,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规定,高强 度螺栓必须经实验确定扭距系数和复验螺栓预拉力,当结果符合钢结构用高强度螺栓的 专门规定时,方准使用。

(10)构件的高强度螺栓表面,严禁有氧化铁皮、毛刺、焊疤、油漆和油污。

(11)安装高强度螺栓,必须分两次拧紧(即初拧和终拧),初拧扭矩值不得大于终拧 扭矩值的30%,终拧扭矩值应符合设计要求。如出现欠拧、漏拧应补拧,超拧应更换。

三、 二次灌浆

(1)设备安装前,混凝土基础二次灌浆处应剁麻面。放置垫铁部位,垫铁与基础面应 接触良好,并在灌浆前用水冲洗干净。

(2)灌浆时,必须捣固密实,基础螺栓严禁出现倾斜。

     (3)二次灌浆所用砂浆或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比基础的混凝土等级高一级。

四、焊接

     (1) 焊条、焊剂、焊丝和施焊用的保护气体,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 定位点焊所用的焊接材料,应与正式焊接材料相同。点焊高度不宜超过设计焊 缝高度的2/3。

     (3) 焊缝表面严禁有裂纹、夹渣、焊瘤、烧穿、弧坑、针状气孔和熔合性飞溅物等缺陷。 气孔、咬边必须符合附表1 % 2的规定。

附表1 % 2焊缝的外观检验质量标准

项次

项目

质量标准

一级

二级

三级

1

气孔

不允许

不允许

直径小于或等于1.0mm的气 孑孔在1000mm的长度范围内不 超过5个

2

咬边

不要求修磨的焊 缝

不允许

深度不超过0.5 mm,累计总长

度不得超过长度的10%

深度不超过0.5 mm,累计总长 度不得超过长度的10%

 

 

要求修磨的焊缝

不允许

不允许

 

(4)焊接连接组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应符合附表1 %3的规定。

附表1 % 3焊接连接组装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QQ截图20200605160041

项次

项目

示意图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2

长度L 间隙"

 

±5.0

1.0

样板检查

3

最大间隙"

 

1.0

 

(5) 焊缝焊波均匀,焊渣应清除干净。

(6) 焊缝尺寸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附表1-4的规定。

五、联轴器装配

(I)凸缘联轴器(见附图1 - 3)的装配,联轴器两端面(包括半圆配合圈)应紧密接触, 两轴的径向位移不应超过0.03mm。

图片28

(2)十字滑块联轴器(见附图1 - 4)的端面间隙和同轴度应符合附表1-5和附表1 - 6的规定。

图片29

附表1-5十字滑块联轴器端面间隙标准

联轴器外形最大直径/mm

端面间隙(!)/mm

"!190

0.5-0.8

D >90

1-1.5

附表1-6十字滑块联轴器同轴度标准

联轴器外形最大直径/mm

两轴的同轴度不应超过

径向位移/mm

倾斜

!300

0.1

0.8/1000

>300〜600

0.2

1.2/1000


(3)弹性圈柱销联轴器(见附图1_5),两轴的同轴度应符合附表1_7的规定,端面

免责声明:矿库网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为了传递信息,我们转载部分内容,尊重原作者的版权。所有转载文章仅用于学习和交流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举报
收藏 0
评论 1
业界首例!中国煤科联合完成5G井下低频大上行能力创新验证
近日,中国煤炭科工集团煤科院联合神东煤炭集团、中国电信榆林分公司、华为公司圆满完成5G井下低频大上行能力创新验证,充分体现了井下场景低频+大上行5G方案的先进性,对探索5G+智能矿山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0评论2023-07-04564

煤炭行业首个超高压液压软管试验系统投用
近日,煤炭行业首个超高压液压软管试验系统在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建成并投入使用。该试验系统的建成,填补了矿用水射流式割缝压裂装置配套的超高压介质输送系统安全性能分析验证能力的空白,标志着煤炭行业已具备设计工作压力达100MPa液压软管的爆破性能、脉冲性能分析验证能力,能够为矿用水射流式割缝压裂装置可靠应用、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发挥重要作用。

0评论2023-07-02544

瞄准“国字号”!湖州驰骋科技新赛道
“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传感器”重点专项“机床切削工况刀具状态原位实时监测传感器及应用示范”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日前举行。该项目主要针对刀具状态原位实时监测与磨损补偿难题,突破传感器内嵌集成封装、刀具状态辨识解算、磨损原位高精度补偿等关键技术,为我国高端装备绿色智能制造提供重要手段与依托。

0评论2023-06-30627

权威发布!“2023中国钢铁企业专利创新指数”和“2023全球专利创新指数”
6月27日在江苏永钢召开的“2023(第十六届)钢铁工业科技与竞争战略论坛”上,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张龙强就“2023中国钢铁企业专利创新指数”和“2023全球专利创新指数”进行发布与解读!

0评论2023-06-29558

技术赋能!煤矿智能化建设亟待由“政策市”转向“市场市”
作为煤矿智能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无人化智能开采对于提升煤矿安全生产水平、保障煤炭稳定供应具有重要意义。在技术引导之下,煤炭行业正在逐步进入智能化时代,将会有效地提升行业生产效率,提高行业的精细化管理程度,为行业生产带来明显价值。1政策助推产业应用形成巨大市场蓝海“煤矿机器人的应用和推广是大势所趋。

0评论2023-06-082406

王保利研究员——煤矿智能地质保障的排头兵
王保利,研究员,博士,中煤科工西安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二级首席科学家,现任中煤科工西安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智能探测技术与应用研究所副所长兼任陕西省煤炭学会煤炭地质及环境保护专委会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智慧矿山专业委员会委员和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智能地球物理专委会委员,西安交通大学、长安大学外聘导师。主

0评论2023-06-072117

陕煤彬长矿业生产服务中心:彬长矿区首部DSJ140型无基础带式输送机研制成功
近日,陕煤彬长矿业生产服务中心首部自主研制的DSJ140/300/4×630型无基础带式输送机顺利完成组装调试工作,这标志着该中心成功步入大型煤矿机电设备制造行列,加工制造能力再上新的台阶。该输送机即将作为彬长矿区首部无基础顺槽输送机在小庄矿“安家落户”,其设计总长3100m,搭载4台630kW永磁变频调速一体机作为核心驱动

0评论2023-06-062103